
发布日期:2025-10-12 15:28 点击次数:96
中国女篮主帅宫鲁鸣最近松口了。 就在前几天的一次集训总结会上,这位68岁的老帅一改此前坚决推行年轻化的态度,公开表态:“国家队的大门永远向全国最优秀的球员敞开。 ”他还特别强调老将对于国家队的贡献不可磨灭,只要状态好,完全可以回归。
这个转变来得突然。 要知道,就在几个月前的亚洲杯上,他还坚持让李梦离队、王思雨坐冷板凳、黄思静打替补,全力推进所谓的新老交替。 结果呢? 中国女篮在亚洲杯只拿了第三名,年轻球员在场上失误频频。
更打脸的是,刚刚结束的和西班牙尤文图特女篮的两场热身赛,虽然都赢了,但过程惨不忍睹。
两场比赛累计失误40次,最后时刻连半场都过不去,被对手紧逼得手忙脚乱。 被宫鲁鸣寄予厚望的新核心李缘,投篮命中率只有33%,球队进攻组织一片混乱。
展开剩余83%相比之下,30岁的王思雨在亚洲杯铜牌战对阵韩国时展现的统治级表现,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。 难怪宫鲁鸣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战略了。
其实这已经不是宫鲁鸣第一次在年轻化问题上栽跟头了。 早在2008年,他就因为推行年轻化劝退了苗立杰、孙菲菲等功勋球员,结果中国女篮在2011年世锦赛上只拿到第13名。
今年2月接手中国女篮时,宫鲁鸣信心满满要完成新老交替,甚至设定了2026年必须完成换血的目标。
他大刀阔斧地调整阵容,把18岁、身高2米28的张子宇直接招入国家队,打破了“未打联赛不得入队”的传统。
同时,李梦、王思雨、杨力维、黄思静等老将的地位都被调整或边缘化。
四月份的集训名单就体现了他的年轻化思路,招入了翟若云、贾赛琪、张子宇三位新人。
宫鲁鸣当时还表示,队伍正处于新老交替的关键阶段,年轻运动员在思想作风、技战术水平上还有较大提升空间。
他为球队制定了严格的训练计划。 在昆明高原集训期间,推出了“万次投篮计划”,要求每名队员完成近一万次投篮任务。 训练营还特设了后卫专班,希望能解决后卫线的短板。
但理想很丰满,现实很骨感。 亚洲杯上,虽然小组赛大胜印度尼西亚51分,但到了淘汰赛阶段,年轻球员面对强队时明显吃力,最终只获得季军。
这成绩远低于中国女篮在过去几年的表现,她们曾夺得2022年世界杯亚军、2023年亚洲杯冠军和亚运会金牌。
亚洲杯后的新一轮集训更是暴露了问题。 尽管在高原练了一个月,但面对西班牙尤文图特女篮时,年轻球员的表现依然令人失望。 特别是后卫线,李缘作为被钦点的未来核心,表现与期待相去甚远。
宫鲁鸣的执教生涯充满了这种矛盾。 他曾经在2015年带领中国男篮夺得亚锦赛冠军,当时他弃用了朱芳雨、孙悦等大牌老将,重用了赵继伟、周琦等年轻人。 但那次的成功似乎让他过于相信年轻化的魔力了。
就在八月份,中国女篮领队柴文胜已经就未征召杨力维、王思雨、黄思静、潘臻琦四位老将一事作出回应,称这一决策是基于奥运周期战略的主动调整。 但他也留了个口子,表示2026年世界杯预选赛将根据她们的身体和竞技水平决定是否征召。
现在看来,这个口子可能会开得更大。 宫鲁鸣在总结会上不仅肯定了老将的价值,还透露王思雨、杨力维等老将只是因为这个夏天有伤病在身,需要休整才暂时离队。 这意味着她们完全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回归国家队。
女篮的新一期集训已经告一段落。 球队从高原集训后转训到北体大,为期40天的集训刚刚结束。 宫鲁鸣在这个时候调整策略,显然是为接下来的比赛做准备。
李梦和王思雨缺阵的影响已经超出了国家队层面。 在今年的女篮锦标赛上,四川女篮因为李梦、王思雨等主力缺席,不得不依靠年轻新秀和高颂等老将,这直接影响了比赛的观赏性。
中国女篮的传承一直是有规律的。 2017-2018年期间,在许利民和郑薇的带领下,国家队完成了上一次成功的新老交替。 当时既保留了李梦、黄思静、杨力维等核心球员,又大胆启用了李月汝、韩旭、张茹等新生代球员。 这种平衡的做法最终带来了2022年世界杯亚军和2023年亚洲杯冠军的辉煌。
宫鲁鸣显然已经从最近的挫折中吸取了教训。 他不再坚持那种非黑即白的年轻化战略,而是转向更加务实的人才选拔思路。 三十岁不该是国家队生涯的终点,能力和状态才是衡量球员的唯一标准。
目前的中国女篮阵容,内线有韩旭、张子宇和李月汝,后场配置则是需要重点打磨的环节。 如果王思雨等经验丰富的后卫能够回归,将大大提升球队的稳定性。
宫鲁鸣从坚持年轻化到重新肯定老将价值的转变,引发了外界对女篮世界杯阵容构成的广泛关注。 明年的女篮世界杯预选赛或世界杯正赛,很可能会有老将回归球队。优质好文激励计划
发布于:江西省上一篇:博杰股份08月14日主力大幅流出
下一篇:没有了

